古代言情《婆婆嘲我礼物不实用,我断她全家养老路》,讲述主角王秀”黛的爱恨纠葛,作者“丰当秀可拉”倾心编著中,本站纯净无广告,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婆婆嘲我礼物不实用,我断她全家养老路
《婆婆嘲我礼物不实用,我断她全家养老路(王秀”黛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婆婆嘲我礼物不实用,我断她全家养老路最新章节列表》精彩片段
当我开始系统性地收回我的“好”时,王秀和陈敏彻底慌了。
她们习惯了我的予取予求,习惯了我这个“免费提款机”和“全职保姆”的存在。
现在,提款机被冻结了,保姆撂挑子了,她们的生活立刻陷入了一片混乱。
于是,一场针对我的舆论围剿,悄然拉开了序幕。
婆婆王秀成了这场战役的总导演。
她趁我不在家,开始挨个给亲戚朋友打电话,声泪俱下地哭诉。
“哎呀,我家琴琴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,像变了个人似的,对我这个老婆子爱搭不理,家里的事也一点不管……”
“你说她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,得了什么婚后抑郁症啊?我这心里真是愁得慌啊……”
她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担忧儿媳、心力交瘁的慈爱婆婆形象,而我,则成了那个冷漠无情、心理有问题的“病人”。
很快,我的手机就开始接到各路亲戚“关心”的电话。
“琴琴啊,我是你三姑姥姥,听说你最近心情不好?工作再忙也得注意身体啊,别跟你妈一般见识,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。”
“李琴,我是你表叔,你一个做晚辈的,要多理解老人嘛,不能太自私,家和万事兴啊!”
这些话语里夹枪带棒,明着是关心,暗地里却是在指责我“不懂事”、“不孝顺”。
换做以前,我可能会被这些道德绑架压得喘不过气来,会自我怀疑,会委屈流泪。
但现在,我只觉得可笑。
我对着电话,不怒反笑,语气平静得让他们都感到意外。
“三姑姥姥,谢谢您关心。我没心情不好,就是最近公司项目太忙,实在没精力顾及家里的琐事了。毕竟,精力是有限的,有些付出,如果一直被看作是理所当然,甚至被嫌弃,那久而久之,也就心寒了,不是吗?”
我巧妙地为自己辩解,并把“嫌弃”这个词抛了出去。
电话那头沉默了。
小姑子陈敏则负责在网络上对我进行攻击。
她在我们那个几十号人的家庭群里,转发了一篇题为《现代儿媳十大不孝之罪》的文章,还特意@了我。
“@李琴,嫂子,你快看,这篇文章写得真好,我们都要引以为戒啊!”
那阴阳怪气的语气,隔着屏幕都能溢出来。
群里瞬间一片死寂,所有人都假装没看见,等着看我如何应对。
我看着那条消息,厌恶感涌上心头。
但我没有退缩,也没有动怒。
我迅速在网上找了一张图片,上面是两只手,一只手在给予,另一只手在感恩地接住。
图片下面配着一行字:予人玫瑰,手有余香;懂得感恩,方得真心。
我把这张图片发到群里,然后回复陈敏:
“是啊,小敏,你说得对,人要孝顺,但更要懂得感恩。如果连最基本的感恩之心都没有,只会把别人的付出当成空气,那任何孝顺,都是一种浪费。你说是吗?”
我的回复,像一记响亮的耳光,直接扇在了陈敏的脸上。
群里的气氛更加尴尬了。
几个平时和婆婆关系好的亲戚,试图出来打圆场,却被我这番滴水不漏的话堵得哑口无言。
舆论战,我大获全胜。
王秀见网络攻击不成,反而让我占了上风,气得在家里大吵大闹。
那天我刚下班回家,就听到她在客厅里指着我的鼻子骂:
“白眼狼!我辛辛苦苦把儿子养这么大,娶了你这么个媳妇,就是来给我添堵的吗?你现在是翅膀硬了,看不起我们陈家了是吧!”
她的声音尖利刺耳,像泼妇骂街。
陈敏在一旁煽风点火:“妈,你别生气,跟这种没良心的人有什么好说的。”
我冷眼看着她们母女一唱一和的表演,心中毫无波澜。
就在这时,一直沉默的陈阳,终于爆发了。
他不是对我妈,而是对我。
“李琴!你够了没有!”他冲我吼道,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,“你就不能让着点妈吗?她年纪大了,你跟她一个长辈一般见识,有意思吗?你非要把这个家闹得鸡犬不宁才甘心吗?”
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指责和失望。
他甚至上前一步,抓住我的手腕,压低了声音,几乎是命令的语气:“去,给妈道个歉,就说你错了,这件事就过去了。”
那一刻,我的心,彻底凉透了。
我看着眼前这个男人,这个我爱了多年,曾以为可以托付终身的丈夫。
在最关键的时刻,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了他的母亲和妹妹那边,将我推向了对立面,推向了孤立无援的绝境。
他不是和事佬,他是刽子手。
是亲手扼杀我们婚姻的刽子手。
我用力甩开他的手,凝视着他,眼神冰冷到极致。
“你觉得是我在闹?”
我的声音很轻,却带着千斤的重量。
“我什么都没做。我只是收回了那些,你们觉得‘不实用’的、可以被随意丢弃和践踏的‘废物’而已。”
“你让我道歉?”我忽然笑了,笑得凄凉而决绝,“可以。你让你妈,当着我的面,亲口说出那句话——‘我错了,琴琴送的东西是实用的,琴琴的孝心是珍贵的’。”
“她要是说了,我立刻跪下给她磕头认错。”
我的话,像一枚炸弹,在客厅里轰然引爆。
陈阳被我的坚定和冰冷彻底震慑住了。
他张口结舌,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让他妈承认错误?那比登天还难。
婆婆王秀和小姑子陈敏也像被掐住了脖子的鸡,瞬间噤若寒蝉。
她们第一次意识到,那个任由她们拿捏的软柿子,真的变了。
变得坚硬,带刺,甚至……可怕。
家庭的氛围,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死寂。
从那天起,我不再在家吃饭。
我每天都点精致的外卖,日料、西餐、私房菜……
我把美食的照片精心拍好,发到家庭群里,配上文字:
“一个人的晚餐,也可以吃得‘实用’又享受。”
我在用我的方式,宣告我的独立,同时,也在无声地孤立他们。
让他们好好尝尝,没有我这个“不实用”的人,他们的生活,会变得多么“实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