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疑惊悚《赶尸人之江西赶尸人》,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刚东阳,作者“河南一夕烟雨”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,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凡人林守夜意外得上古残灯,可引渡幽冥。
他以为能逍遥修仙,却发现自己不过是被选中的“活灯油”。
为摆脱宿命,他踏上了寻找其他“灯油”的替死之路。
直到那一天,他亲手将挚爱送上灯盏……
“原来,所谓长生,就是用最重要的人,换最漫长的孤独。”
---
那盏灯,是在河泥里抠出来的。
连月暴雨,冲垮了上游不知哪处的老坟,裹着枯骨和朽木,混浊的黄河水漫过滩涂,留下满地狼藉。林守夜弯着腰,在腥腐的淤泥里摸索,指甲缝里塞满了黑泥,偶尔触到硬物,便心头一跳,捞起来,多半是碎石或蚌壳。
他是这岸边林家村的佃户,爹娘去得早,吃百家饭长大,如今也不过是浑浑噩噩地挣命。这水退后的河滩,是他这类人捡漏的地方,指望着能摸到些被冲下来的铜钱、碎瓷,换几顿饱饭。
指尖再次碰到一个冰凉坚硬的物件,他用力一抠,带出一团泥浆。在水里涮了涮,露出真容。
是盏灯。
古旧得不成样子,材质非铜非铁,触手是一种温润又冰凉的矛盾体,像是某种玉石,却又沉重许多。灯盏只有巴掌大,造型奇古,呈一朵将开未开的青莲状,灯盏边缘有一处明显的残缺,像是被硬生生磕掉了一块。灯身布满细密得几乎看不见的纹路,在昏暗的天
《赶尸人之江西赶尸人王刚东阳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《赶尸人之江西赶尸人》精彩小说》精彩片段
《赶尸人》作者;河南一夕烟雨第2集 符纸与手术刀写字楼的事过后,王刚请了长假,抱着我那本泛黄的符本泡在图书馆里,白天啃《人体解剖学》,晚上对着月光练画符。
他总说笔锋不对,朱砂调得要么太稀要么太稠,指尖蹭得满是红痕,倒比在电子厂拧螺丝时认真十倍。
这天傍晚,他突然闯到我打工的小区值班室,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符纸,额头上还沾着朱砂印:“成了!
东阳你看,这道‘安神符’,我刚在楼下试了——三楼那个总失眠的老太太,刚才居然在花坛边打盹了!”
我瞅着那符纸,笔画歪歪扭扭像爬着条蚯蚓,却奇异地透着点活气。
正想打趣他两句,小区里突然炸开一阵哭嚎,有住户慌里慌张跑过来,说七楼的张大爷心梗倒了,救护车堵在二环外,怕是等不及。
王刚的脸瞬间白了,手忙脚乱摸出刚画的符:“这……这符能管用吗?”
“管不管用,总得试试。”
我拽着他往楼上冲,心里清楚安神符治不了心梗,但爷爷的符本里提过,急病突发时,用朱砂混着唾沫点在患者人中,再念段“续命咒”,能吊住一口气——说白了,就是用那点微薄的阳气,给死神多要几分钟。
张大爷躺在客厅地板上,脸色紫得像茄子,他儿子跪在旁边哭,手里的速效救心丸撒了一地。
王刚哆嗦着摸出朱砂笔,却被我按住了:“你那手劲太大,别戳破皮肤。”
我蘸了点茶水,就着他符纸上的朱砂捏了个小团,指尖在张大爷人中上快速点了三下,嘴里默念爷爷教的口诀。
那口诀晦涩难懂,大意是借天地间的草木精气,暂补人命灯油。
念到第三遍时,张大爷突然喉结滚了一下,喉咙里发出微弱的“嗬”声。
“动了!
动了!”
王刚比谁都激动,突然想起什么,掏出手机打给社区医生,“李大夫!
快!
七楼301,张大爷缓过来点了,你带急救箱先过来顶一顶,救护车还堵着呢!”
社区医生提着箱子赶来时,救护车的鸣笛声才刚拐进小区。
大夫给张大爷做了紧急处理,首起身擦汗时说:“再晚半分钟,神仙难救。
你们刚才做了啥?
我听他儿子说,脸都紫透了,突然就喘了口气。”
王刚挠着头,把我往身后藏了藏,硬着头皮胡诌:“就……就掐人中,使劲掐,掐得狠了点。”
等救护车把人拉走,王刚才敢凑过来,声音压得低低的:“刚才那口诀……能不能教我?”
我看着他眼里的光,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:“符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
真正管用的不是朱砂黄纸,是那份想救人的心思。”
他没说话,只是把那张歪扭的安神符小心翼翼叠好,放进贴身的口袋里。
晚风从楼道窗灌进来,带着股消毒水味,我却闻见了点不一样的东西——像是王刚身上的朱砂混着汗味,又像是张大爷家属塞过来的那袋苹果,甜津津的,透着股活气。
夜里值班时,王刚发了条消息,就三个字:“我懂了。”
附了张照片,是他在图书馆拍的,《人体解剖学》摊在桌上,旁边压着我的符本,书页上用红笔圈了句:“医者医身,符者医心,心活则身活。”
窗外的霓虹灯透过玻璃照进来,在字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,倒比祠堂里的香火更让人踏实。
我知道,王刚这小子,算是真正踏进这行当里了——不是靠符纸,是靠那份见不得人等死、忍不住要伸手拉一把的热乎劲儿。
而我腰间的铜铃,似乎也比往常响得更轻快了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