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文大咖“芋圆奶茶多珍珠”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《全村!砸锅卖铁送我上青云》,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穿越,陈立言陈正德是文里的关键人物,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:现代工程师陈立言,魂穿七岁小孩,身处大夏王朝最贫瘠的上河村。这里,读书是遥不可及的奢望。
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,险些将村庄最后的生机吞噬。绝望之际,陈立言凭借超越时代的知识,献策救灾,力挽狂澜。他更以改良的制茶工艺,让贫瘠山村的茶叶换回了第一桶金,向所有人证明了“知识”的价值。
被震撼的村民做出了最悲壮的决定——砸锅卖铁,倾尽所有,供他一人科举!
从此,陈立言背负的不再是个人前程,而是全村四百口人的血汗与期盼。这条通往青云的道路,每一步都踏在乡亲们的筋骨上。面对豪门士族的轻蔑、科场官场的险恶,他唯有披荆斩棘,因为他的胜利,将是整个村庄的救赎与新生。
《全村!砸锅卖铁送我上青云(陈立言陈正德)完本小说大全_热门小说大全全村!砸锅卖铁送我上青云陈立言陈正德》精彩片段
老族长陈正德的命令,如同惊雷,在祠堂里炸响。
上河村的村民们,骨子里敬畏着族规和族长,哪怕心中有一万个不解,身体也下意识地动了起来。
男人们扛起锄头柴刀,女人们拿起水桶火把,整个村子都动员起来,朝着村后的茶林涌去。
行动虽快,人心却乱。
队伍乱糟糟地不成章法,许多人一边跑一边交头接耳,脸上的表情混杂着焦急、迷茫和深深的怀疑。
“让一个七岁的娃儿指挥全村人救茶林?
族长是不是老糊涂了?”
“谁说不是呢,这要是把茶林给折腾死了,咱们下半年吃啥?”
“唉,死马当活马医吧,还能有比现在更糟的吗?”
陈立言站在祠堂门口的坪坝上,将这些议论尽收耳底,他稚嫩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。
陈立言明白此刻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,只有结果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。
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,让自己的头脑更加清醒,然后迈开小短腿,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。
“都停下!”
他的声音清脆,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穿透力。
混乱的人群为之一滞,纷纷停下脚步,回头看着这个小小的身影。
“救灾不是一窝蜂乱上!”
陈立言的目光扫过所有人,“现在,所有人听我分派!”
“二柱叔!”
被点到名的陈二柱愣了一下,他是村里最壮实的汉子之一。
“你带十五个壮丁,去村东头的河滩,别砍干柴,专挑那些长在水边、带着水汽的湿柴,还有那些半干不湿的灌木,有多少砍多少,速度要快!”
“福生叔公!”
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站了出来,他是村里手最巧的木匠。
“你带着村里所有的半大孩子,去后山,把这些年积攒的枯枝败叶,全部搂到一起,堆成小山,越多越好!”
“剩下的男人,全部拿起锄头铁锹,跟我来!”
“村里所有的女人,无论老少,全部回家,把家里的水桶、水缸、水盆,能装水的东西都拿出来,在河边排成一排,等我命令!”
陈立言的指令,一条接一条,清晰明确,分工到人。
没有半句废话,每个字都落在了最关键的地方。
村民们面面相觑,虽然还是怀疑,但这种清晰的条理,让他们混乱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。
老族长陈正德拄着拐杖,沉声道:“都听到了吗?
立言怎么说,你们就怎么做!
谁敢阳奉阴违,我扒了他的皮!”
有了族长的再次确认,村民们不敢再迟疑,立刻分头行动。
陈二牛被分到了砍湿柴的队伍里,他把柴刀往肩上一扛,故意大声嚷嚷道:“真是邪了门了,救火要干柴,他偏要湿的,这是想救火还是想玩水啊?
我看这茶林,今天是非死不可了!”
他身边几个跟他交好的汉子也跟着起哄。
“就是,闻所未闻。”
“二牛哥,要不咱们还是弄点干柴过去?
火烧得旺,才暖和嘛。”
陈立言冷冷地瞥了他一眼,没有与他争辩。
他带着剩下的人,扛着工具,首接跑到了茶林西北角的上风口。
“就是这里!”
他用脚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圈,“所有柴草,都堆在这里!
记住,要堆得疏松,中间留出气口!”
他一边说,一边亲自示范,将第一捆杂草放了下去。
很快,砍湿柴的和搂落叶的队伍都回来了。
一座巨大的柴草堆,以惊人的速度成型。
“点火!”
陈立言下令。
几个村民拿着火把上前,可那柴草半湿不干,点了半天,只冒出零星的火星,根本烧不起来。
陈二牛在远处看得真切,立刻找到了嘲讽的机会,大笑道:“哈哈哈,我就说吧!
湿柴怎么点得着?
这娃儿根本就是胡闹!
大家别听他的,快去找干柴来,不然太阳出来了,一切都晚了!”
他的话很有煽动性,一些村民立刻犹豫起来,不知所措。
“蠢货!”
陈立言猛地回头,一声厉喝,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。
他指着柴堆底部,对拿着火把的村民命令道:“把火把,从下面留的气口里,伸进去!
点最里面的干草!”
那村民被他喝得一哆嗦,下意识地照做。
火把一伸进去,接触到里面干燥的枯叶,“呼”的一下,火苗就蹿了起来。
火苗被外层的湿柴和杂草压着,烧不旺,但巨大的热量却把湿柴里的水汽给逼了出来,混合着燃烧不充分的黑烟,形成了一股股冲天而起的浓浓白烟!
那烟又浓又重,不像炊烟一样飘散,而是像有了生命一般,顺着山坡的西北风,浩浩荡荡地朝着整片茶林笼罩过去。
“烟!
真的起浓烟了!”
“天呐,这烟好大!”
村民们发出了不可思议的惊呼。
他们终于明白,陈立言要的,根本就不是火,而是烟!
陈二牛的笑声戛然而止,脸涨成了猪肝色,站在那里,像个真正的傻子。
陈立言看都没再看他一眼,转身跑向河边。
“浇水!
从离柴堆最远的那一排茶树开始,对准树根,给我狠狠地浇!”
女人们早己在河边等候,一声令下,上百只水桶同时沉入河中,又被提了起来,形成了一道壮观的移动水线。
“不能这么浇!”
一个老农看着被冰冷河水浇灌的土地,心疼地大喊,“天这么冷,水下去就结冰,会把树根冻死的!
这是要它的命啊!”
这是所有农人根深蒂固的常识,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。
挑水的队伍,瞬间停了下来。
所有人的目光,再次聚焦在陈立言身上。
这一次的质疑,比刚才更加猛烈,因为它触及了村民们最基本的耕作经验。
陈立言跑到那老农面前,没有发火,而是异常冷静地问道:“大伯,冬天往冰窖里存冰,是不是要洒水?”
老农愣了一下,点点头:“是啊,洒了水,冰才能冻得更结实。”
陈立言又问:“那您说,水变成冰的时候,是吸走了热气,还是放出了热气?”
这个问题,把所有人都问住了。
陈立言不等他们回答,首接公布答案:“是放出热气!
水结成冰,会把身体里的那点暖气给放出来!
我们现在浇水,水渗到土里,遇到冷气结成薄冰,放出来的这点暖气,就能护住茶树的根!
这叫‘固本培元’!
根保住了,就算叶子死光了,明年还能再发!
要是根冻死了,这片茶林,就真的完了!”
一番话说得又快又急,道理虽然古怪,但“冰窖洒水”的比喻,却通俗易懂。
村民们将信将疑,但那种不容置疑的自信,那种他们从未听过的道理,让他们无法反驳。
老族长陈正德再次用他的威望,为陈立言做了担保。
“都愣着干什么!
听先生的!
浇!”
他首接称呼陈立言为“先生”。
这个称呼,让所有村民心中一凛。
挑水的队伍,再次启动。
冰冷的河水,带着一丝未知的希望,浇灌进脚下这片养育了他们祖祖辈辈的土地。
整个上河村,在这一刻,仿佛变成了一台精密的机器。
陈立言就是这台机器的大脑。
他站在田埂上,小小的身影,在巨大的烟幕和来回奔走的人群中,显得异常清晰。
他的指令,不再有任何人迟疑。
他的话,成了所有人的行动准则。
太阳终于从山头露出了脸,金色的光芒刺破云层,照射下来。
当阳光穿透薄薄的烟幕,照在茶树上时,奇迹发生了。
那些凝结在嫩芽上的白霜,没有立刻融化成水珠滴落,而是在烟雾的保护下,仿佛首接“蒸发”了,化作了肉眼看不见的水汽,消散在空气中。
一个经验最丰富的老茶农,颤抖着手,摘下一片看起来最严重的嫩芽。
他放在手心,轻轻一捻。
芽没有碎。
虽然蔫了,但还保留着韧性!
“活的!
是活的!”
老茶农激动得老泪纵横,声音嘶哑地喊了出来。
“茶树有救了!
我们的茶树有救了!”
这一声呐喊,像是点燃了火药桶。
整片山坡,瞬间被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淹没。
村民们扔下水桶,扔下工具,互相拥抱着,又哭又笑。
这是劫后余生的喜悦,这是希望失而复得的狂喜。
当狂喜过后,所有人都静了下来。
他们不约而同地转过身,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那个靠在树下,累得几乎站不稳的孩子。
眼神中,再也没有了轻视和怀疑。
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发自内心的、混杂着感激、信服与敬畏的复杂情感。
陈二牛默默地低下了头,不敢去看任何人的眼睛。
老族长陈正德缓缓走到陈立言身边,看着这个脸色苍白、嘴唇干裂的七岁“先生”,浑浊的老眼里,第一次,涌上了湿润的泪光。
老族长陈正德心里突然觉得上河村的天,从今天起,要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