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“林默,你被开除了。”项目经理王海把一份辞退信甩在我桌上,声音不大,
却像一颗炸雷在整个办公室里炸开。“为什么?”我扶了扶黑框眼镜,抬起头,
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。“为什么?”王海嗤笑一声,音量陡然拔高,
指着我鼻子骂道,“你自己做的破事自己不清楚?城南那个项目,就因为你送错了数据,
公司损失了三百万!三百万!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?”我攥紧了拳头。
办公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像探照灯一样打在我身上,有同情,有幸灾乐祸,但更多的是冷漠。
城南项目的数据根本不是我送的。上周五,王海的小舅子,也是我们部门的“太子爷”李瑞,
喝得醉醺醺地抢了我的U盘,说他顺路,帮我送过去。我当时就觉得不妥,
但看着他那副“你不给我面子就是找死”的模样,我一个无权无势的老实人,
只能把U盘交给了他。现在,出事了。我成了那个背黑锅的。“王经理,数据不是我送的,
是李瑞……”“你还敢狡辩!”王海一巴掌拍在桌子上,震得我的水杯嗡嗡作响,
“李瑞是为了帮你才跑那一趟!你自己不检查好数据,现在出了事就想把责任推到同事身上?
林默,我真是看错你了,没想到你人品这么差!”一顶“人品差”的大帽子扣下来,
我瞬间百口莫辩。李瑞站在王海身后,一脸无辜又带着几分挑衅地看着我,
嘴角那抹得意的笑,刺得我眼睛生疼。整个办公室,鸦雀一雀无声。没人为我说话。
大家都知道我是被冤枉的,但谁又会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老实人,
去得罪项目经理和他背景深厚的小舅子呢?我环视一圈,看到了平日里和我称兄道弟的张伟,
他飞快地低下了头,假装在看文件。我看到了我带出来的实习生小雅,她眼里闪着泪光,
却被旁边的同事拉住了胳膊,只能对我投来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。这就是职场。
这就是我勤勤恳恳、任劳任怨服务了五年的地方。我深吸一口气,
胸口那股被背叛、被冤枉的怒火,反而让我异常地冷静下来。我缓缓站起身,
没有再看王海和李瑞那两张丑恶的嘴脸。我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。一个用了五年的旧水杯,
一个半旧的键盘,几本专业书。东西不多,一个纸箱就装完了。王海抱着胳膊,冷眼看着我,
像是在看一条被赶出家门的丧家之犬。“赶紧滚,别在这儿碍眼。”我抱着纸箱,
走到他面前,停下脚步。我抬起头,看着他,忽然笑了。不是苦笑,不是惨笑,
而是一种他完全看不懂的,甚至让他感到一丝寒意的笑容。“王经理,”我轻声说,
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到他耳朵里,“风水轮流转,希望你以后,别后悔。”说完,
我不再理会他错愕的表情,抱着纸箱,在所有人的注视下,一步一步,
走出了这个让我恶心的地方。走出公司大门,阳光刺眼。我掏出手机,
一个陌生的号码发来一条短信:“林默,我们分手吧。我妈说了,跟着一个被开除的废物,
没有未来。”是谈了三年的女友。我看着那条短信,删掉,然后拉黑。
最后一点温情也被撕碎。很好。我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,抱着我的纸箱,
像一个被世界抛弃的孤儿。但我没有感到绝望。恰恰相反,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兴奋,
像电流一样窜遍我的全身。他们以为我林默是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,
是个可以随意牺牲的棋子。他们不知道。在这栋大楼里,我当了五年的“隐形人”。
我沉默寡un言,埋头工作,从不参与是非。在他们眼里,我是空气,是背景板。
他们在我面前肆无忌惮地打电话,聊骚,做假账,收回扣,
讨论着如何把公司的资产变成自己的私产。他们以为我听不懂,看不见。他们错了。
我不仅看见了,听见了。我还全部,记了下来。我回到我那间小小的出租屋,反锁上门。
我没有开灯,在黑暗中静坐了十分钟。然后,我拉开床底的一个暗格。里面没有钱,
没有黄金。只有十二本厚厚的,用牛皮纸包着封面的笔记本。我打开第一本,翻到其中一页。
上面用一种我自己独创的速记符号,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些东西。202X年,
3月15日,下午2点30分。王海在办公室。通话对象:宏发建材供应商刘总。
内容:将城南项目B级材料报价伪造成A级,差价三七分。
录音文件:0315.wav我看着本子上的字,嘴角的笑意越来越冷。王海,李瑞,
还有你们所有人。你们以为这只是一个开始?不。这是结束。是你们的结束。2复仇的棋局,
不能从将帅开始,那只会让你过早暴露。要从最不起眼的“兵”和“卒”下手,
才能在不经意间,瓦解掉对方整个壁垒。我的第一个目标,不是王海,
而是他身边最得意的走狗,那个陷害我的“太子爷”——李瑞。李瑞这个人,能力平平,
全靠他姐夫王海才在公司里作威作福。他最大的爱好,除了泡妞,就是占公司的小便宜。
我从我的第十一本笔记里,找到了关于他的一条记录。202X年,8月9日。
李瑞与行政部张倩。内容:串通报销,用二十张假的出租车发票套取公司经费3200元,
用于购买最新款游戏机。发票编号段:HZ3301至HZ3320。这个数额不大,
但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来说,已经构成了职务侵占。最关键的是,它足够精准,
精准到让财务部门无法忽视。第二天一早,我去了市里最大的公共图书馆,
用那里的公共电脑,注册了一个匿名的临时邮箱。我没有写任何多余的废话,
只写了一封极简的举报信。“致财务部:请核查行政专员李瑞8月9日至15日报销凭证,
重点关注车费部分,发票编号段HZ3301至HZ3320,疑似为连号假票。
一个关心公司的员工。”没有称呼,没有落款,干净利落。邮件的接收人,
我选择了三个人:财务部总监,财务部经理,以及公司审计部的负责人。同时发给三个人,
可以确保这件事不会被其中任何一个人压下来。做完这一切,我清除掉所有浏览痕跡,
像个普通的读者一样,在图书馆里看了一上午的书。我知道,子弹已经飞出去了。现在,
我只需要静静等待它击中目标的声音。下午三点,我的前同事张伟,
那个在我被开除时低下头的人,突然给我发了一条微信:“卧槽!出大事了!”我没有回复,
只是静静地看着。过了两分钟,他又发来一条:“李瑞被带走调查了!听说他做假账,
被财务和审计的人堵在办公室,电脑和所有单据都被封了!现在整个部门都炸了!
”我能想象到办公室里那副鸡飞狗跳的场景。
张伟还在喋喋不休地发着:“你说这事奇不奇怪?谁会去举报他啊,就为那点小钱?
而且还知道得那么清楚,连发票号都知道!太神了吧!”我放下手机,给自己泡了一杯茶。
茶香袅袅,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。第一步,成功了。李瑞的倒台,
在公司里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。因为数额不大,加上王海动用关系周旋,
李瑞最终没有被送进去,但开除是免不了的。王海因此被大老板叫去办公室,
狠狠训斥了一顿,说他识人不明,管教不严。他丢了面子,也失去了一条最听话的狗。
我能感觉到,他开始变得焦躁和多疑。公司内部群里,有人在悄悄议论,
说这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,被报复了。王海在部门会议上大发雷霆,说要严查造谣者,
但他越是这样,大家就越是相信,这背后有故事。恐慌的种子,一旦种下,
就会自己生根发芽。我知道,该轮到王海了。对付王海,就不能再用这种小打小小闹的手段。
我要让他痛,让他怕,让他知道,他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人。我翻开了我的第一本笔记本,
那是记录他罪证最多的地方。我选择的,依然不是他贪污受贿最严重的那一笔,
而是最能戳到公司痛处的那一笔。202X年,3月15日。王海与宏发建材供应商刘总。
内容:将城南项目B级材料报价伪造成A级,差价三七分。
录音文件:0315.wav城南项目,是公司今年的重点工程,
也是大老板陈董最看重的项目。用B级材料冒充A级,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贪污了,
这是在动摇公司的根基。一旦被曝光,整个公司的声誉都会毁于一旦。这一次,
我没有选择向公司内部举报。因为我知道,陈董为了公司的声誉,很可能会选择内部消化,
把这件事压下去,最多就是悄悄处理掉王海。那不是我想要的结果。我要让他身败名裂。
我将整理好的材料,包括伪造的合同照片、材料入库单的异常记录,
以及一段经过处理、隐去了我方信息的关键通话录音,分成了两份。一份,
我寄给了业内最著名的一家建筑质量评测机构。这家机构以铁面无私著称,一旦被他们盯上,
神仙也救不了。另一份,我用同样的方式,
发送到了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——“华泰建设”总裁的私人邮箱里。商场如战场,我相信,
华泰的总裁会非常乐意看到他的对手陷入巨大的丑闻之中。做完这一切,我关上电脑,
走出了出租屋。暴风雨,要来了。我需要找一个好位置,
静静地欣赏这场为王海量身定做的烟火。3风暴比我预想的来得更快,也更猛烈。三天后,
一篇名为《震惊!知名企业“天筑集团”百年地标项目竟使用劣质材料?》的深度报道,
在一家权威的建筑行业公众号上被引爆。文章没有直接点名王海,
但字字句句都指向了城南项目存在的巨大质量隐患。
作者用详实的数据和匿名的“内部人士”爆料,
将宏发建材提供的B级材料冒充A级材料的内幕,揭了个底朝天。文章的最后,
还附上了一段模糊的录音,虽然声音经过处理,但那句“刘总,这事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,
利润三七开,以后合作愉快”,那种贪婪又得意的语气,熟悉的人一听就知道是王海。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这篇文章在短短几个小时内,阅读量突破十万加,被各大媒体疯狂转载。
天筑集团的股价应声下跌,开盘不到一小时,就跌了近五个百分点,市值蒸发了数亿。
网络上,质疑和谩骂铺天盖地而来。无数业主在公司官博下留言,要求给出解释。与此同时,
公司的死对头华泰建设,立刻召开发布会,宣布启动“品质护航”计划,
承诺旗下所有项目百分之百使用顶级材料,并邀请媒体全程监督。这一招,
无疑是在天筑集团的伤口上,狠狠地撒了一把盐。天筑集团,
陷入了成立以来最大的公关危机。大老板陈董震怒。他直接下令成立专项调查组,
由审计、法务、监察部门联合组成,勒令三天之内,必须查个水落石出。王海,
成了第一个被调查的人。他被停职了。办公室被封,所有电脑、文件全部被带走。
我从张伟那里得知,王海被带走的时候,面如死灰,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骨头,
瘫软在椅子上,
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:“不可能……是谁……到底是谁在搞我……”他想不通。
这件事做得如此隐秘,除了他和那个供应商刘总,不可能有第三个人知道。他怀疑过很多人,
甚至怀疑过是刘总为了独吞利润而出卖他。但他绝对不会怀疑到我,
那个已经被他亲手“捏死”的,毫无存在感的老实人林默身上。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。
我要让他活在无尽的猜疑和恐惧之中,让他被自己内心的鬼魂所吞噬。然而,事情的发展,
稍微超出了我的预料。王海的能量,比我想象的要大。或者说,他背后那张利益网,
比我想象的更复杂。两天后,公司内部出了一份调查通报。通报称,城南项目材料问题,
系采购环节出现失误,供应商宏发建材负主要责任。项目经理王海,
负有“监管不力”的责任,给予记大过处分,并扣除全年奖金。仅此而已。没有开除,
没有移交司法。高高举起,轻轻落下。张伟在微信上给我发来一连串的愤怒表情:“太黑了!
这都行?听说王海把他贪的钱都吐出来了,还把他知道的一些其他部门的黑料交了上去,
当了投名状,跟大老板做了交易,才保住了位子!”我看着手机屏幕,眼神一点点冷了下来。
陈董……我还是小看了这位执掌天筑集团二十年的枭雄。他不在乎王海是不是贪污,
他只在乎公司的稳定和自己的利益。王海交出的“黑料”,成了他敲打其他高管的工具。
而留下王海,一是可以稳住那张盘根错杂的关系网,
二是可以向外界展示一种“公司内部已经自查自纠”的姿态。弃卒保帅?不,在陈董眼里,
王海连“卒”都算不上,顶多是一件用顺手了的工具,脏了,擦擦还能用。
我慢慢地喝着杯中的凉茶。看来,只打掉一个王海,还远远不够。要想让这棵大树倒下,
就必须连根拔起。而陈董,就是这棵树最核心的根。我的目光,落在了书架最顶层,
那本从未轻易动用过的,封面标记着“核心”二字的黑色笔记本上。那里面记录的,
是关于陈董的秘密。那些秘密,任何一个,都足以让这位商界大佬,万劫不复。
但就在我准备实施下一步计划的时候,一个意想不到的人,找到了我。是王海。那天傍晚,
我刚从外面回来,就在我那栋破旧居民楼的楼下,看到了他。
他靠在一辆黑色的奥迪A6旁边,几天不见,他憔悴了很多,眼窝深陷,头发也乱糟糟的,
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。他看到我,立刻扔掉手里的烟,快步向我走来。“林默!
”他的声音沙哑,带着一丝急切和怨毒,“是不是你?!”4我停下脚步,平静地看着他。
昏暗的路灯将我们俩的影子拉得很长。“王经理,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。”我淡淡地回应,
玖日故事
玖日故事
玖日故事
玖日故事
玖日故事
玖日故事
玖日故事
启蛰
玖日故事
玖日故事